2008年8月25日 星期一

M2 與股價的關係

目前國內資金面探討-由貨幣供給額M2年增率持續走低談起
吳宛芳
一、結論:
今年二月以來貨幣供給M2持續走低,以外部因素來看,外資匯入及外貿順差大幅縮減為主要原因,另外在內部因素部份,則由金融機構佔整體貨幣準備比例自今年二月開始即呈現上升來看,目前整體資金是普遍留在金融體系內,資金並未在市場上獲得有效運用也為其走低的原因之一。
展望下半年貨幣供給M2走勢,在中期國內景氣為整理格局下,外資匯入將較為趨緩,而外貿順差雖有明顯縮小但在出口旺季來到下將較上半年來得好些;另外,下半年在國內資金需求不大下成長仍為有限,但在政府3200億元房貸開辦,再加上近來央行為刺激銀行放款成長而有意減少沖銷規模之下,在此進一步預估下半年貨幣供給M2年增率仍可維持在6%以上,全年可控制在中間值8.5%以下。
以目前我國金融機構平均流動準備比率逾22%,遠遠超過現行央行所訂的平均法定準備率6.41%來看,我國資金是相當寬鬆,也就是目前貨幣供給M2走低,應是資金需求不明顯的問題,而不是供給趨緊所引起的現象,因此投顧預計央行仍將維持目前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
由於我國加權股價指數為上市公司總市值加權所得,因此我們可以上市公司總市值何時落底作為加權股價指數何時止跌的領先指標,另外,根據前二年總市值佔M2比與加權股價指數關係來看,進一步預估年底加權股價指數將可望在9000點以上。
二、前言
七月份三項貨幣供給額年增率仍持續走低,其中M2更是跌破央行目標區6%下限,為5.96%創歷史新低,M1B也由年初將近20%的成長率走低為7.32%,觀察目前貨幣供給數據下滑已不只是一、二個月,而是數月節節下滑的現象,由此來看,目前國內市場資金面似乎已出現某種警訊,值得大家注意。
圖一、近年貨幣供給年增率vs股價指數走勢圖
資料來源:中央銀行
三、目前國內資金在外部資金流入大幅減少下呈現下滑
首先,在探討貨幣供給走低原因之前,先在此說明一些貨幣供給的基本概念,一般所稱之國內整體市場資金包含國內金融機構所持有之準備貨幣(庫存現金+存放央行之準備金)以及金融機構以外各部門持有的通貨,而貨幣供給額M2則為金融機構以外各部門持有的通貨再加上各項存款及準貨幣,由此可得知,當貨幣供給M2走低時,可能有二種原因:1.整體市場資金(準備貨幣)減少2.金融機構所持有的準備貨幣增加(也就是民眾將錢存入了金融體系,但金融體系並未將錢有效運用,錢留在金融體系中),以下將試著就這二方面來探討貨幣供給M2走低的原因。
M1A=金融機構以外各部門所持有的流通在外通貨+支票存款+活期存款
M1B=M1A+活期儲蓄存款
M2=M1B+準貨幣
一般而言,國內準備貨幣部位代表著國內外資金流動情形,而國外資金流入主要來自外資匯入及外貿順差,因此在此我們以外匯存底來說明國內外資金增減的情形,觀察近來外匯存底可看出,今年三月外匯存底一反去年12月至今年3月平均每月增加34億美元的水準而轉為流失6億美元,之後雖然有增有減,但整體部位再扣除外匯存底每個月固定孳息5億美元,今年3月開始至8月底止,我國外匯存底實際上總計已流失36億美元,由此可知,今年初外部資金大幅流入的現象已呈現趨緩,且甚有流出的現象,其大幅減少的原因除了今年二月以來我國外貿順差大幅縮減,同時外資自四月起開始淨匯出為一主要原因。另外,觀察今年3-7月國內日平均準備貨幣減少1,513億元,而同期外匯存底僅減少1.1億美元,由此來看,國內資金外流的情況遠比想像中嚴重,其中差異應為國內廠商外貿所得並未結售新台幣匯回國內所致,由出口外匯所得中未結售新台幣比例由4月的74.9%上升,連續二個月為76.3%的水準可知,在新政府上任後,政策不明確下,廠商觀望態度相當濃厚。
圖二、近來準備貨幣vs外匯存底的變化情形
資料來源:中央銀行
接著觀察金融機構準備金佔整體貨幣準備比例自今年二月開始即呈現上升,由59.1%上升至7月的64.9%,顯示整體資金是普遍留在金融體系內,在國內景氣明顯不振、產業景氣相差頗大之下,國內主要金融機構放款與投資年增率持續在低檔徘徊,使得資金並未在市場上獲得有效運用,此亦為貨幣供給M2走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至於貨幣供給M1B走低,除了上述原因外,其與M2的最大不同點,在於M1B的活期資金比重較大,代表著活期資金流動情形的成份較重,因此與股市活絡與否有著相當大的關係,由此來看,近來貨幣供給M1B持續走低應為股市表現不佳影響所致。
四、下半年貨幣供給M2成長仍為有限,但仍可在6%以上
整體而言,目前國內貨幣供給走低呈現的是國內市場資金需求明顯不足、銀行謹慎放款下,資金是普遍留在銀行體系內,以及外部資金流入自今年第二季後明顯趨緩的現象,在此之下,對於下半年貨幣供給M2走勢如分內外部因素來看,首先以外部因素觀察,在外貿順差方面,今年以來在進口成長幅度遠大於出口之下,貿易順差金額大幅減少,累計前八月貿易出超僅34.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幅衰退53.7%,而在外資匯入部份,外資自四月份開始淨匯出12.54億美元、五月淨匯出0.44億美元、6月轉為淨匯入8.23億美元、7月轉為淨匯出4億美元、8 月再轉為淨匯入4.5億美元的動作來看,之前外資大幅匯入的熱潮已有降溫的跡象。展望下半年,在中期國內景氣為整理格局下,外資匯入將較為趨緩,而外貿順差雖在國內進口大幅增加下有明顯縮小但在出口旺季來到下將較上半年來得好些;另外,以內部因素來看,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銀行放款與投資年增率持續走低,目前仍在低檔徘徊,7月份年增率為3.65%,顯示銀行放款與投資仍相當謹慎,而高鐵與固網年底前陸續動工,以目前資金動用情況仍不明顯,再加上工程動工初期資金動用不大,預計該項資金動用高峰應會出現在明年下半年,另外,政府開辦3200億元房貸優惠方案,以去年初開辦1500億元專案而下半年貨幣供給M2數據成長不大觀察,實際上貨幣供給M2成長仍要靠整體經濟活絡來帶動產業面的資金需求較有助益,如僅有政府優惠房貸的開辦,對M2增加是有限的,再加上此次動撥以銀行自有資金為主,不同於去年資金動用為郵政儲金,因此所創造出的貨幣乘數效果極為有限,整體來看,今年下半年貨幣供給M2在國內資金需求不大下成長仍為有限,但在政府3200億元房貸開辦,再加上近來央行為刺激銀行放款成長而有意減少沖銷規模之下,在此進一步預估下半年貨幣供給M2年增率仍可維持在6%以上,全年仍可控制在中間值8.5%以下。
圖三、貨幣供給M2日平均數成長情況
資料來源:中央銀行
五、央行仍將維持目前的寬鬆貨幣政策
一般所稱的央行調降存款準備率用意在於藉調降存款準備率的工具,降低銀行須提存在央行的法定準備金,增加銀行可運用資金,進一步供給市場資金,營造資金寬鬆局面,然而反觀目前市場資金情況,並未有緊縮的現象,反倒是資金過於寬鬆,目前我國金融機構平均流動準備比率逾22%,遠遠超過現行央行所訂的平均法定準備率6.41%,顯示目前我國資金是相當寬鬆,也就是目前貨幣供給M2走低,應是資金需求不明顯的問題,而不是供給趨緊所引起的現象,因此,此時央行動用調降存款準備率的工具來提升M2的效果實為有限,另一方面,目前金融機構在景氣明顯不振下謹慎放款,而傳統產業受到金融機構緊縮放款,再加上股市不佳、直接籌資大幅收縮下,國內雖未有信用緊縮發生,但跡象已現,在此之下,如果央行進一步採取擴大貨幣供給,恐怕國內將有陷入惡性信用緊縮之慮,因此投顧預計央行仍將維持目前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並以微調的手段來控制。
六、在貨幣供給M2年增率仍可緩步回升下,年底加權股價指數將在9000點以上
由於我國加權股價指數為上市公司總市值加權所得,因此總市值與加權股價指數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再以過去兩者關係可知當總市值在下降趨勢止跌後的一個月,加權股價指數也將出現落底,如此我們可以上市公司總市值何時落底作為加權股價指數何時止跌的領先指標,另外,由近二年來貨幣供給額M2與總市值的相關係數達71%來看,我們可試著以貨幣供給額M2來觀察上市公司總市值的成長情況,在此之下,由上述所提下半年貨幣供給M2年增率成長極為有限但仍可維持在6%以上,則預計貨幣供給M2年增率在7月止跌後,加權股價指數將在9月落底,且根據前二年總市值佔M2比與加權股價指數關係來看,進一步預估年底加權股價指數將可望在9000點以上。
圖四、加權股價指數vs總市值佔M2走勢
資料來源:中央銀行

2008年7月28日 星期一

澳幣到頂了嗎?

澳元多頭將盡 投資銀行看貶20%
2008-07-29 中國時報 【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隨著全球成長趨疲、商品行情重挫後,許多大型投資銀行紛紛看空澳元的後市。澳債全球第一大投資人大和資產管理公司指出,澳元這波大多頭行情即將觸頂,雷曼兄弟更預測澳元兌美元匯價,到明年底將回貶2成。日圓將是澳元走跌的主要受益貨幣。
 大和資產管理公司是全球澳債最大的投資人,總共持有4%的澳洲政府公債,之前因為看好澳元後市才一路拉高澳債投資水位,如今卻認為澳元大多頭行情即將觸頂,大和資產管理公司基金經理人小宮表示:「澳洲經濟可能已過了巔峰,澳元漲勢即將結束。」大和原估澳元今年底匯價將落在1.1美元,現下修至1.0美元。周一澳洲匯市澳元收在0.9540美元。
 受惠於商品與原物料行情持續飆漲,澳元是今年全球匯市最火紅的幾大貨幣之一,今年迄今兌美元強勁升值8.9%,漲幅僅次於巴西里耳與瑞士法郎;今年7月16日曾觸及0.9849美元,創1983年以來新高價,最近5年的累計漲幅則達44%。
 大和、雷曼紛紛下修匯價
 最近國際商品原物料價格出現急跌走勢,路透/Jefferies CRB商品指數自7月3日的歷史高點回跌以來,總計重挫13%,期間油價大跌15%,金價則下挫6%。
 針對澳元的後市,包括瑞穗資產管理、道富全球投資、普南投資與雷曼兄弟等專業投資機構也都由多翻空,今年2月還叫進澳元的雷曼兄弟,目前改口說澳元今年底將貶至0.85美元,明年再修正1成。
 日圓可能成主要受益貨幣
 日圓並可能是澳元走貶的受益貨幣,主因是未來日本可能出現一波投資澳元資產的獲利了結匯回潮,進而增加日圓的需求。根據日本財務省的資料,澳元資產占日本海外投資的水位從2005年的平均6%,拉高至今年4月的12%。
 根據彭博社的調查,分析師預估,日本海外投資收益匯回潮將推升日圓兌美元匯率今年上漲1%。

2008年5月21日 星期三

基金名詞解釋

一年報酬率 (1-Year Return)
過去12個月基金的投資報酬率。
三年報酬率 (3-Year Return)
過去三年內基金的年報酬率。Value Line使用的是年報酬率,而非三年的總投資報酬率。報酬率的計算方式是將過去三年內每年的實際報酬納入複利計算後的總值來等於整體基金三年內所增加的總報酬,其複利計算出的利率即為三年報酬率。
五年報酬率 ( 5- Year Return)
過去五年內基金的年報酬率。報酬率的計算方法與三年報酬率的算法是一樣的。舉個例子,假設一個基金在過去五年內獲利50%,則其年平均報酬率為8.3%,而非10%。
十年報酬率 (10-Year Return)
過去十年內的年報酬率。其計算方法就如同三年和五年報酬率的算法。12b–1費用 (12b-1 Fee)很多基金公司為了支付行銷及配銷的成本所收取的費用。此筆費用就直接從基金淨資產中扣除,所以基金的價格已經直接反映出12b-1的費用。 1987大崩盤 (Crash Performance)在1987年從8月到11月,基金績效呈劇烈下挫趨勢。 Alpha (α)
是從投資的固有價值中預估其報酬率的數學計算。它考量了基金風險和市場行為而估測出實際績效和預估績效間的差值。 Alpha 值預估一個基金的風險修正後績效。更詳盡的說,在預估一個基金績效的計算過程中,Beta (β)值、對指數的敏感度、和無風險率的短期國庫券都納入評估。舉例:假設一個基金的Beta為1.5,當指數獲利率為 10%時,基金的獲利則被預估為15%,但若基金實際上是獲利20%,則這多出的報酬率就是 Alpha值。Value Line 把Alpha值當作是一種年表的表示法。對於一個NAV(淨值)與其Alpha值關聯性低的基金而言,當它的價值被低估時,這時它是投資大眾一個很好的選擇。但對某些類型的基金而言, Alpha 值可能就沒有那麼大的評量功效。比方國際型基金、金屬基金、和其他特別型基金,這些基金的績效似乎和S&P指數的變動較無關聯性,當基金績效與S&P變動關聯性越低時,Alph值則越不能信賴。
Alpha 3,5及10年
分別表示計算過3,5及10年內的資料所得出的Alpha (α)值。
12b-1費用 (12b-1 Fee)
很多基金公司為了支付行銷及配銷的成本所收取的費用。此筆費用就直接從基金淨資產中扣除,所以基金的價格已經直接反映出12b-1的費用。 法律規定 : 每年12b-1費用不得超過淨資產總額的1%。
最新更新日 (As-of-Date)
資訊的最新更新日期。 熊式市場績效 (Bear Market Performance)基金績效處於”熊式”的下滑市場模式。 Beta (β)Beta是對市場變動敏感度的計量量測方法。量測基金的歷史變動和指數變動的關係(指數變動排除了三個月的短期國庫券的無風險報酬率)。舉例,假設基金的Beta值為1.00,表示當指數變動1%時,基金也相對變動1%;若基金的Beta值為2.00,表示當指數變動1%時,則基金變動了 2%。證券的 Beta 值愈高,其振盪幅度相較於市場震盪幅度就愈大;反之,當Beta愈低,表此證券振盪幅度相較於市場振盪幅度愈低。保守的投資者應選擇低於平均Beta值的基金,而有冒險精神的投資者,可選擇Beta值較高的基金以獲取高報酬的機會,但投資人別忽略了,高報酬相對也會帶來高投資風險的。 Beta 3, 5, 10分別表示計算過去3, 5 或 10年的資料所得出的Beta值。 牛式市場績效 (Bull Market Performance)基金績效處於” 牛式 ”的市場模式(此時市場隨時間改變,至於為期多久,依市場狀況而定)。 消費耐久材 (Consumer Durables)以下產業的所有公司皆包括在內: 服飾和皮革;汽車、輪胎、和零件;房屋建造;家俱和附屬品;和其他消費耐久材。 配股頻率 (Dividend Frequency)每年基金發放股利的次數。發放股利次數有可能是每年、或許半年、每季、或每月發放一次。 能源 (Energy)以下產業的所有公司皆包括在內: 能源服務;瓦斯、石油、和天然氣。 產業分類 (此為Value Line所定義的)消費耐久材、能源、金融、醫療、週期性產業、非耐久材、零售、服務、科技、和公共事業等產業。 服務業包括:廣告、租賃、印刷、和其他服務業。費率 (Expense Ratio)基金需花費的所有費用(包括管理費、配銷費(12b-1)、和行政費),以佔淨資產之百分比表示。 基金家族 (Family name)管理此基金之公司或組織的名稱。 金融 (Finance)包括以下所有行業:銀行、貸款或其他金融公司、聯邦貸款、保險、房地產、證券商、儲蓄和借貸。基金名稱 (Fund Name)共同基金的全名。 保健 (Health)包括所有醫療及相關產業。如:醫療設備和用品、醫療服務、藥品及製藥業。 首度公開發行日 (Inception Date)共同基金第一次公開發行的日子。 週期性產業包括以下產業的公司: 航空運輸、建築材料、化學和塑膠、營建、電器設備、工業機器和設備、鋼鐵、非鐵金屬和礦業、包裝和封裝、造紙和林野、貴重金屬、環保、鐵路、船運、貨運和航運、和運輸設備。 投資標的 (Investment Objective)基金的分類。Value Line的共同基金一共有31個不同投資標的的分類,共分為6大種類:股票型基金、產業類股基金、海外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應稅固定收益型基金、免稅固定收益型基金。 管理費 (Management Fee)支付基金經理人的管理費用(一般是以資產的百分比來表示)。 基金經理人 (Manager)管理基金投資組合配置的人。最低投資金額 (Minimum Investment)投資者投資某一基金所需的最低金額。通常大部分的基金會限定一個最低的投資金額,和更低的再次購買金額。此外,某些基金並沒有最低投資金額的規定,但其前提為此帳戶是有自動投資計畫或是為退休帳戶。請索取基金的公開說明書以得到此基金更詳細的投資計畫資訊。 最低佣金 (Minimum Load)證券商或其他承銷商所收取的最低費用。 最低再購買投資金額 (Minimum Subsequent Investment)要再次購買基金所需的最低金額。 基金淨資產價值(NAV)共同基金每單位的價值,又稱淨值。此單位淨值是將基金的總淨資產除以該基金在外發行的單位總數而得,Value Line把NAV當作是在發行日前一月末為計算基準日,也就是說,假設發行日是在2月24日,NAV之值是以1月31日作為基準日。一般投資者購買需先付期初手續費的基金時,將會支付一個較高的發行價格,因為發行價格中隱含了NAV以及銷售手續費。舉例來說,基金若其NAV為$10並徵收5%手續費,則投資者購買此基金的成本為每股$10.5。 非耐久材 (Non-Durables)包括從事以下產業的公司:農業、廣播、飲食、娛樂、家庭用品、休閒設備和玩具、旅館和聯誼、出版和餐飲。

2008年5月19日 星期一

連動債的虧損



理財,謊言,大黑幕
一個1兆2000億元的投資陷阱 文�瘂B俞青  前言周六下午的立法院,按理說應該人煙稀少,但四月二十六日這一天,卻很不一樣。金管會連動債爭議大調查�孆井H銀居首台北市中山南路上的立法院大門,盡是扶老攜幼的平民百姓陸續走進來,與平常西裝筆挺的立委諸公們大不相同,其中有八十歲的退休老伯伯,也有兒子媳婦一起攙扶年邁的爸媽一起踏進來的。他們多數都是第一次走進國會殿堂,因為這一天,立法院的紅樓三○二室,正在舉辦連動債自救會的第三次協調會。曹李綢女士,六十二歲,小學二年級學歷,識字不多,她說,她連讀報都有困難。靠在立法院的走廊上,她指著所買的連動債契約書上分行經理蓋章的地方,情緒略顯激動地說:「這就是阮理專的名字!」旁邊的人輕聲提醒她,指錯了,旁邊那個章才是,她看了一下,才略帶羞赧地說:「真歹勢,我真正看無。」二千萬元是她攢了一輩子的退休金,她言詞激動地說:「我就這些錢,你可以去查,沒有第二個戶頭了」;去年三月,中國信託城東分行的黃姓理專,主動打電話建議他買「UBS(瑞士銀行)一年台幣連接亞洲REITs(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伊講利息高達八%,我攏聽伊用講的啦,咱兜無識字,想說伊講不會錯,就把印章拿給他蓋啦!」怎知今年三月到期時,淨值只剩五成多一點,賠掉近一千萬元,「那是我的退休老本,我才六十二歲,以後要怎麼辦?最近我心裡鬱卒啦!」曹媽媽個頭嬌小,與大多數的媽媽一樣,面對鏡頭總有一絲害羞,如果不是萬不得已,真的不敢站出來說話。但一提起自己的退休金一下子少了一大半,眼眶一紅,努力忍住才沒讓眼淚掉下來。曹李綢的故事絕對不僅只是個案。根據金管會高層透露,金管會日前才針對所有財富管理銀行做連動債的爭議調查。根據所有銀行主動提供的資料,從去年七月一日到今年三月底止,一共有六八九件的連動債爭議案件。其中,已處理完的共有五四○件,而未處理完的一四九件當中,前三名銀行分別是中國信託、華泰銀行、華南銀行。而居首的中國信託未處理完案件共有三十二件,占二一.四八%。這個數字,是金管會首次針對連動債單一金融商品所做的爭議調查,但顯然與實際狀況還有不小距離。誤以為是高利定存�𡢞蛬{受騙根據中國信託財富管理部副總經理隋榮欣坦承,單是近期被高度討論的「石來運轉2連動債」,前來協商處理的個案就高達二千件,不過中信銀都已經逐步處理完畢。從另一個角度看,只計算於四月二十六日現身在連動債自救會上的個案,至少就有二百件。這些人來自台灣不同角落。從高雄專程搭高鐵北上、來到立院的任先生,把父母的退休金全買了「誤以為是定存」的連動債,他說:「我的承辦人蓋的不是理專的章,他很可能根本沒有期貨執照,不能賣連動債,但這些現在銀行都不願承認。」每個人的背後,都是不同的故事,但與銀行交涉的過程幾乎如出一轍。買賣當下對理專高度信任,偏偏商品資訊嚴重落差,如今又面對口說無憑的氣憤與心急。類似的劇本在不同人身上上演,大家都有說不出的委屈。而除了這些人之外,還有更多人沒有站出來,一位知名大學商學院教授說:「要是讓人家知道我也是連動債的受騙者,我大概會被笑死,可能連飯碗都沒了。」這些人,他們自稱是理專的「受騙者」、「受害人」,因一連串設計、引導式的銷售行為,「無法」看清商品全貌。「信任」本來應該是銀行業的根本,中華民國財金智慧協會執行長周杏娟說,「信任是銀行最厚實的牆,卻也最脆弱,再大的銀行,都禁不起幾次衝撞。」要讓這道牆不倒、不搖晃,銀行一定要堅持「賺少一點」,只有這樣,才能「賺久一點」。吸金大黑洞�孆@天賣出二十億元繼雙卡風暴之後,這幾年,台灣銀行業幾乎把主要資源都投入財富管理。賣力衝刺的結果,銀行傳授各種銷售技巧給第一線的理專,衝出了漂亮傲人的業績,卻也衝出不少問題。根據金管會與財團法人保發中心資料,這幾年台灣一共賣出一兆二千億元的連動債(含保險業二千六百億元)、至少五千億元以上的投資型保單,共同基金每年從銀行端售出的更是高達八千億元。這些總合至少二兆元的金融商品,在近三年快速從理專、保險業務員手上,賣給投資人、保戶,平均以每天二十億元的速度賣出。而理專的銷售過程,就關在每個銀行大廳角落、用隔板隔起約一坪大的小房間裡進行,三年下來,無數個銷售糾紛都在這個小房間上演,慢慢累積,變成財富管理的大黑洞。黑洞裡,到底理專怎麼說?投資人怎麼買?買後如果反悔、有錯,該向誰申訴?受什麼法令規範?似乎都莫衷一是,一直到最近連動債不斷傳出巨額虧損情事,才像核彈一樣,一下子爆發開來。澳幣連動債�孆U一個地雷引爆?最慘的是富邦銀行有一檔「麻雀變鳳凰」,近期淨值只剩一○.八%(註:亦即一百萬元剩十萬八千元);而中國信託一檔「盧森堡3年台幣石來運轉2連動債」淨值也只剩一九.八一%。投資人這時才驚醒,開始在家裡翻箱倒櫃找保單、翻契約,當初在貌美理專舌粲蓮花殷殷引導下,糊里糊塗簽下的名,究竟買了什麼?如今到底是賺是賠?以今年以來最熱賣的「澳幣連動債」為例,銀行、保險公司幾乎賣翻天,理專說,不只百分之百保本,還附帶六.五%高配息,真是千載難逢的好商品,很多理專還說:「我們額度很有限,好顧客先通知,後面還有很多人排隊哩!」天底下有這麼好康的事嗎?聯傑財務顧問執行長蘇英孝說,澳幣幣值近期一直創歷史新高,二年來已經悄悄漲了二五%,理專有沒有告訴投資人這一點?等到連動債到期時,澳幣幣值下跌的機率很高,「這一點,幾乎已經是不太需要爭辯的事實。」如果澳幣回到起漲點,每年利率六.五%夠不夠拿來賠?「答案已經很清楚」,蘇英孝說,澳幣連動債恐怕就是下一個出事的引爆點...
取至今週刊

2008年5月18日 星期日

摩台指結算日!

當月摩台指在當月倒數第二個營業日,以收盤價格結算。
而台指期,電子期台灣期貨交易所所推出的期貨結算日則以
每月第三個星期四的開盤前15分鐘的平均價。

2008年5月17日 星期六

經濟指標 GDP 的意義!

國內生產總額 GDP (Greaa Domestic Product) :每個國家內的居民(包括外國人)新創造出來的品或服務的附加價值的總和。
如果GDP的值比前一年或前一年期的數字增加,就表示這段期間內,企業與個人都用了很多的錢。就表示這個區域或國家的經濟狀況不錯;相對的,如果GDP的值減少了,說明全國處於 "買進保守+生產保守"顯然生產衰退的。



取至 恆兆文化的選對基金

2008年5月16日 星期五

「基本分析」能幫助你多少?

墨基爾在這章裡檢視了基本分析失敗的五大原因,甚至還搬出葛拉罕在1976年去世前所說的話,來說明基本分析無法獲得優越的報酬率。葛萊翰說:「我不再熱心提倡證券分析,尋找投資機會,四十年前這很值得,現在我懷疑這種努力和其代價相當,現在我贊同效率市場的想法。」
專業的證券分析師的責任是預測未來盈餘,然而這些十分聰明的人是受雇用很普通的方式做一件很難的事,其實失敗也是可以理解的。用過去盈餘預估未來盈餘,其實和用過去股價變動趨勢預估未來股價變動,其實差別有限。五大原因為,一是隨機事件影響盈餘甚大難以預知,不但科技股難預測,甚至公用事業分析師也估不準產業中的隨機事件。二是企業有創意的會計程序,讓分析師更難分析。三是分析師專業能力不足,沒有專業分析事業細節的能力。四是好的分析師轉戰更賺錢的銷售部門與基金投資管理工作。五是研究與投資銀行的利益衝突。
針對共同基金的研究顯示,到2001年底,美國股市10、15、20年的投資報酬率,大型股基金在三個時段平均而言都落後S&P500指數報酬率約2%。雖然有些突出的基金,但是她們優秀的表現並不能持續,70年代的排名前二十,在80年代就落後到平均之後,80、90年代也都是如此,因為祇要有平均值就有人排前面,這並不足以預測下一時期的績效。
專業投資人的擇時能力也令人遺憾。研究顯示基金內持有的現金部位,往往和股市相反,在谷底時持有大量現金,在高峰時持有最少現金。且由於股市在過去54年漲35年跌15年持平3,只有1:3的機率持有現金會優於持有股票,必須猜測正確率高於70%,才有可能勝過買進持有的投資者。顯然擇時要勝過買進持有策略並不容易。這和不動的時鐘一天有兩次準時一樣,堅持買進持有策略54年裡有35年是準確的。
墨基爾最後反對效率市場的論點有二點。強式的效率市場說內線交易也無法產生超額報酬,這顯然是和經驗不符。極端的效率市場說任何時候任何一種股票相對其他股票其價格都是ㄧ樣值得購買,「認為市價最能反應真實價值」和「比傻」沒什麼兩樣地令人不安,從歷史上的泡沫與崩盤屢次出現,顯示這泡沫時期的價格並不是合理完美的。墨基爾相信有少數專業投資人可以在估計真實價值上交出好成績,只是無法事前得知是哪些人。真實的股市應該是既有相當的效率,因為有效率所以看起來像隨機漫步,偶爾有偏離基本分析的無效率,偶爾也有空中樓閣理論所煽動的無效率,各有一些成分混合在一起。

取至 MoneyQ

2008年5月15日 星期四

如何的研判長期景氣的趨勢(1)

景氣對策信號共有9個指標,而這個指標的年變動率所累計分數,則是介於9~45分,其中又可分為5個區塊:9~16分代表景氣衰退的藍燈區;17~22分代表景氣走疲的黃藍燈區;23~31分代表景氣穩定的綠燈區;32~37分代表景氣加溫的紅黃燈區;38~45分則代表靜器過熱的紅燈區。

如何的研判長期景氣的趨勢(2)

當M1b和廣義貨幣供給額M2的差額,達到相對的高檔時,將是股市即將出現大回檔,景氣將由多轉空之際;反之,當差額達到相對的低檔,股市將出現大漲行情。